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香港歷史:二戰後




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1945年,日本投降,8月30日,英國宣佈恢復行使香港主權。當時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無暇向英國政府拿取香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非正式協議:北京無意拿取香港主權,亦不干預中華民國的公民和軍人在港活動,以此來換取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代,新中國在朝鮮戰爭中和西方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轉運物資(包括取得難以取得的東西和出口貨物賺取外滙,外滙包括港幣)、徵集資金和收集情報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期間除了右派發動的雙十暴動外政治基本平穩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港陸邊境。後來六七暴動,香港左派響應大陸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香港人形容土製炸彈的俚語),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期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炸彈和其它方法殺害,例如林彬被燒死。後來透過戒嚴,駐港英軍軍隊攻陷左派總部,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聲明「長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針,不許左派人士再搞亂香港,事情逐漸平息,香港繼續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繼續角力的場地。

經歷過1956年雙十暴動以及1960年代末的六七暴動,即使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在推行屬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一部份的「楊慕琦計劃」時,容許其殖民地在戰後可擁有高自治權、自主權以及獨立,但在二戰後,英國因不能防衛香港被中國大陸進攻,英國當局深知香港易攻難守(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足以證明),在暴動、間諜和顛覆局勢不穩定之下,「楊慕琦計畫」告吹

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高速增長達20多年。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費教育開始實行,香港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擴展,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問題,使香港政府要考慮香港前途問題。英國政府曾多次要求中國當局延續新界租約。1980年代初,英國提出分拆香港主權和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仍保留管治權,均被中共拒絕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香港管治,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並表示絕不讓步,他說可以讓香港人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1983年,被指放棄香港的駐華大使柯利達爵士代表英方繼續談判。中國對香港主權立場強硬,期間香港房地產、股票和港幣匯率持續急挫。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幣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幣對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匯率定為7.8港幣對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分別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為代表,在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和英國外交大臣傑弗里·豪等人見證下,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該《聯合聲明》規定,英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需將永久割讓予英國的九龍與香港島和租約到期的新界一併交給中國,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北京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政策,確保香港繼續奉行資本主義制度,不抵觸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內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變,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防務外於其它事務享有高度自治權。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人對主權移交和中國政府更加失去信心,人心惶惶,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香港政府遂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令公民穩定。1990年4月4日,中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由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簽署主席令,正式頒布《香港基本法》。


1992年,曾經出任英國保守黨主席的彭定康到香港接替衛奕信,成為最後一位香港總督。彭定康總督主張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革了立法局和市政局的選舉制度。彭定康推行的政改方案下所產生出的立法局如果能夠過渡1997年後,會使1997年後中國政府難以全面操控香港政治1994年,北京政府以該政改方案「三違反」等為理由,宣佈立法局全體議員不能夠直接過渡到特別行政區時期的立法會,並且即時建立當時對於香港政府屬於非法的臨時立法會,臨時立法會當時在深圳開會,以避免香港政府取締和監視。1996年,董建華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行政長官。



摘取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