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簡愛




請勿誤會,這文章和 19 世紀英國文學名著《簡·愛》無關。如網友有看上一篇文章,可有留意在 漢字圖解1000例 所介紹的繁體 "字?沒有也不打緊,可看以下放大了的圖片: 




從上圖可看清楚 "草書和行書寫法,和 "的簡體寫法 () 比較,都是沒有 "的。有些人說不喜歡 "的簡體字,因為它是沒有 "的。這可是言之成理? 

認為 "是由 "產生和 "心裡有愛" 這些說法,相信是古人的美麗誤會,中外如是。

記得寫過, "是一種情緒狀態,這種狀態是多變的,且有很多種不同型態,例如淡淡的愛、平靜的愛、互敬的愛、靈肉合一的愛、像家人的愛等等。

其實,"這種情緒狀態和人的腦有關,和 "沒有關係。另一種誤會是認為愛的對立面是恨。研究腦神經的科學家發現愛和恨,這兩種被設立為相對的情感,在腦區中激活的位置大部分是重疊的。一般來說,殼核的作用與身體運動有關,因此不妨猜想它具有行動力的一方面可用於保護情人或攻擊情敵,而腦島則與嫉妒之類的情感相關,這不難理解,無論愛一個人,還是恨一個人,都是嫉妒伴隨到底,可歌可泣。明顯的不同只在於涉及評價的大腦腦葉皮層,當人沉浸於愛中,它幾乎是休眠的,而一旦充滿仇恨,此區域就被啟動,所以,俗話說:"熱戀時期判斷力為零",是有些科學根據的。從這個研究發現可以推論:恨不是愛的對立面,不理睬和遺忘才是。英美也流傳著類似的說法:"Love me or hate me, please don't ignore me!"

特別提提男網友,看過上述資料,明白便算,最好不要用來和你的太太或女友爭論,就算你贏了,你太太或女友未必會增加你的評分,說不定還會扣分呢。



延伸閱讀

蔣介石所題「親愛精誠」中的「愛」為何為簡體字?( 來源:知乎 )


「叶」字是怎麼從「葉」簡化來的?( 來源:知乎 )


簡繁比較:為什麼一些人反對復興繁體字?(  作者:趙皓陽來源:知乎 )
部份轉載 )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我們不是反對繁體字,而是反對一天到晚在網上鼓吹繁體字的人。有這樣一個段子很煩人,相信大家都見過:“我一個台灣朋友說,漢字簡化後愛無心,親不見…”


我們可以這樣說,漢字簡化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進步

說起那個特別煩人的段子,我一台灣朋友說什麼漢字簡化之後“愛無心”之類,這絕對不是呆灣人說得好嗎,要是呆灣人說的要打屁股的好嗎。

看看這幅字
愛無心呢?說好的愛無心?此四字為黃埔校訓,孫中山先生所定,蔣公所書。國粉站出來,自己打臉。

蔣公分量不夠國父夠不夠啊?
說起來這幅字,這個少泉先生就是林白水,就是給慈禧賀壽寫“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頤和,何日再幸圓明園?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東三省,五萬里版圖彌蹙, 每逢萬壽必無疆!”的人。

有請蘇東坡。 《前赤壁賦》

總有那麼些人,轉發個“漢字簡化後愛無心”之類的段子,妄圖顯示自己很有文化,反而映襯了自己的粗鄙與無知。

簡而言之,繁體你當然可以用,就跟穿衣一樣,誰管你穿什麼顏色的,大街上裸奔的都有,但你要什麼 “正體字” “殘體字”,用簡體字的是“沒文化”,那就相當於胸口掛個牌子 “我是腦殘”,圍觀群眾會檢驗一下你的大腦殘不殘。
原文連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389359


前赤壁賦 ( 真跡,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


 Jane Eyre (《簡·愛》)




詞網

1)   查 ""

2)   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