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關稅!美黃豆船極限狂飆奔大連
結果是全倒海裡!?
US will lose all WTO cases related to Trump’s tariffs: James Bacchus
延伸閱讀
Jim Bacchus
(Wikipedia)
如何確定美國的意圖 (雷鼎鳴, 晴報:2018/07/06)
中國經濟侵略美國?(雷鼎鳴, 晴報:2018/06/29)
一味忍讓不會贏 敢博弈方能取勝 (陳光南, 大公網:2018/07/09)
Alan Greenspan: Notion that foreigners are
ripping us off is 'nonsense' (By John Bowden, 06/13/18, "The
Hill")
http://thehill.com/blogs/blog-briefing-room/news/392090-alan-greenspan-the-notion-that-foreigners-are-ripping-us-off-is
美媒終於算對了中美貿易戰的這筆帳! (文𣾀快訊, 2018-07-10)
今天,美國一家主流媒體說出了一個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隱瞞和歪曲的關於中美貿易戰的真相。
我們都知道,特朗普對咱們中國發動貿易戰是建立在一系列對我們貿易行為的指控上,其中最主要的有3點:
1、 中美之間有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吃虧了。
2、 中國通過合資企業正在竊取美國的專利,讓美國不賺錢了。
3、 中國還正在拚命扶植自己的企業與美國競爭,搶美國飯碗了。
可在美國CBS新聞網最新刊登的一篇報道中,三位來自美國名校的學者卻並不這麼認為。
他們給出的理由則既簡單又引人矚目:「因為中國大陸每出口一個iPhone給美國,只收入8.46美元」。
1.咱賺的只是辛苦錢!
三位美國學者進一步解釋說:長期以來,我們在審視中美貿易的關係時,慣例是拿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總價值去計算中美間的貿易逆差。
比如一個在中國完成組裝,然後運往美國的出廠價為240美元的iPhone蘋果手機,商務部門會將這240美元的出廠價直接算入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中去。
而這,便會令人以為美國在這個蘋果手機的貿易上對中國損失了240美元。那麼如此計算的話,去年一年美國僅在iPhone7和iPhone7 Plus這兩款蘋果手機上就與中國有了157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可實際上,按照三位美國學者說法,這上百億的貿易逆差中的最主要部分,卻根本不是被中國人賺走的,反而是進入了美國蘋果公司以及日本一些高科技企業的腰包。而中國大陸這邊實際從每一台iPhone上賺取的,只有區區8.46美元,即整個出廠價的3.6%!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三位學者解釋說,因為中國大陸在蘋果手機整個全球化的生產鏈條中,所處的是較為低端的「組裝環節」,只負責組裝由美國蘋果公司等發達國家的高科技公司為手機提供的技術和重要尖端部件,所以在整個價值鏈條中的「附加價值」就很低了。
因此,這240美元出廠價才會有超過一半的價值進入美國蘋果公司等提供專利核心技術的企業,而咱們賺取的那8塊多美元,只是低廉的辛苦錢。「這便是為何與中國打貿易戰根本是無意義的」,三位美國專家總結說。這也成為了美國CBS新聞網這篇報道的標題。
「這便是為何與中國打貿易戰根本是無意義的」,三位美國專家總結說。這也成為了美國CBS新聞網這篇報道的標題。
2.不僅是iPhone!
但耿直哥檢索發現,不僅iPhone,許多目前中國正在出口到美國、同時也是特朗普正在打擊或打算打擊的產品,都與iPhone的情況類似:即我們中國在這些產品的全球價值鏈條中只扮演了「組裝者」的角色,而這些產品的大頭利潤,反而是被美國及其盟友國家的企業所賺取了。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早在今年4月的時候就曾經發文指出,特朗普對中國發動的首輪貿易戰攻勢中所要重點打擊的高科技領域中,中國本身在這些產品中的「附加價值」都非常低,特朗普的打擊只會傷及那些來自美國和盟友的企業。
比如在計算機和電子設備領域,中國出口的這些產品中中國自身只佔不到一半的附加價值,其他的利潤都屬於其他國家,比如美國。
「布魯金斯學會」還介紹說,美國從中國進口產品中有37%還是「中間產品」,因為美國企業需要通過讓中國工廠來生產這些半成品,以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從而提升價格上的競爭力。
另外,「布魯金斯學會」也提到了中國出口給美國的計算機和電子設備中,有超過一半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分公司生產的。
這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這些中國分公司在中國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會被算入中國自身的「附加價值」中,但賺取這部分利潤大頭的也不是中國人,而同樣是那些位於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的總公司。
而唯一純粹由中國人自己賺錢的領域,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說法,還是那些中國那些傳統的老工業領域,比如中美紡織品貿易中75%的「附加價值」都是純粹屬於中國人的,但該領域並沒有成為特朗普打擊的對象。
這家美國智庫的觀點,也得到了來自歐洲的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2011年一篇報告的佐證。報告中的數據就顯示,如果貿易逆差是按照各個國家在產品中實際的「附加價值」計算的話,那麼中美的貿易逆差將會大大縮減40%甚至更多。
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計算的話,那麼比如2004年時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會暴增33%,直接逼近當時中美按這種算法得出的貿易逆差了——畢竟,在不少中國出口給美國的產品中,擁有專利技術的日本的「附加價值」是很高的。
別看這個歐洲智庫的數據有點舊,在2018年的今天,情況還是一樣一樣的。美國CNBC上個月的一篇報道中就引用了來自牛津大學的數據稱,如果按照各國實際在貿易中的「附加價值」計算,中美現在3700億的貿易逆差會縮小一半之巨,即從美國GDP的2%縮小到1%——這已經與歐盟相當了。
而如果再算上美國在服務領域對中國的順差,以及美國對華投資的各項收益,那麼中美之間實際的逆差更會進一步縮小到美國GDP的0.8%。
因此,CNBC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得出了與布魯金斯學會一樣的結論,即特朗普現在對中國的打擊只會傷及自身和盟友。這位作者甚至也列舉了CBS新聞網今天提到的那個iPhone手機的例子,並認為一旦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中國手上可打的「王牌」要比美國多。
3.為什麼還要打貿易戰?
最後,相信大家看完了這些美國學者和西方專業智庫的分析後,就會更加清楚為啥特朗普對咱中國發動的這場貿易戰在全世界都不得人心了——因為他真正傷害到是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產業鏈,而中國在這些產業鏈中賺取的只是辛苦錢。
然而,特朗普卻執意一邊用誤導性的貿易逆差數據蒙蔽美國選民,一邊則對勤勞的中國人民發動貿易戰。
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對此,耿直哥前面提到的那篇美國CNBC新聞網的文章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特朗普真正在意的問題,並不是創造一個活躍創新的經濟,好讓美國在未來20-30年繼續保持領先,他在乎的只是11月中期選舉的投票數字;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在意的問題,反倒是如何令其經濟在接下來的20年裡保持活力,從而令中國成為一個引領世界、科技上自主獨立的國家。
全文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