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時間是甚麼?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2013 又過去了,新的一年剛剛開始,首先祝網友新年進步,下筆得心應手!

一般人,包括小學生,都知道時間是甚麼。但在了解到日常意義下的時間之時,他們是否有想過隱藏在這背後的吊詭,例如:時間是否有起點和終點? 如它有起點,那麼是怎樣開始?如它有終點,那麼結束之後會發生甚麼事?如它沒有終點,那麼萬物存在到無限久又是甚麼景象? 這一連串和時間有關的問題,雖然有很多科學家用了一生精力去探討,很遺憾,至今仍未找到答案。值得一提,仍未找到答案,並不等於沒有答案,很可能是我們現今的科學理論,仍未足夠瞭解整個宇宙,所以未能破解這些難題。類似的難題還有很多,例如宇宙是怎樣產生的?是否由大爆炸產生?若是的話,到底大爆炸之前發生了甚麼事?若如有些人宣稱,是神創造了宇宙,那麼又是誰創造了神?這一連串的問題下來,實在令人感到迷惘。有些人或因此而感覺氣餒,沒興趣再去理會這些難題。亦有些人或因此會草率地認為真理是主觀相對的,根本沒有客觀真理。但小心地想一想,不難證明 『沒有客觀真理』 這個說法不可能是真的,因為,如果有客觀真理,那麼 『沒有客觀真理』 這個說法就不是真的;另一方面, 如果沒有客觀真理,那麼 『沒有客觀真理』 這個說法也不會是客觀真理,所以也都不會是真的。 

除了上述『沒有客觀真理』 這個說法不可能是真的,日常語言中的許多言辭都是意思含糊不清或有毛病的 ( 這就是為甚麼精確的科學,例如物理學,必須以數學這種精確的語言來制定其理論,以免混淆 )。

所謂 『陳述句』( statement ) ,是具有真值 ( truth value ),即有真假可言的語句,例如 『沙田有六個賽馬會場』 這陳述句是可驗證真假的。顯然,並不是任何語句也有真值,沒有真假可言的語句至少有:

  • 問句 ( question ): 『你還有打工嗎?』
  • 建議 ( suggestion ): 『趁長假出外散散心吧!』
  • 祈使 ( imperative ): 『神啊!請賜我財富。』

至於像 『墮胎是不道德的』、『吃肉是罪惡』這些涉及道德或價值的語句,究竟有沒有真值呢? 哲學家對此問題已爭論了好幾個世紀,也很遺憾,至今仍未有定論。

也值得一提,若不是在說笑或閒談這些語境中,遇到有些人煞有介事地說『 1+1 不等於2』 諸如此類的話,又沒有解釋指出拾進制的計算方法在那裡出錯,以致 1+1 不等於2,那麼他們明顯是犯了概念扭曲的語害,眾所皆知,日常習慣 1+1 的意思是指用拾進制計算,所以其結果必定是等於2,如果是用貳進制計算,避免混淆,也要事先聲明用此方法計算,那麼不用拾進制而改用貳進制,也一樣計算到相同的結果,亦即是2。這證明貳進制沒有推翻拾進制,和數字容許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表達方式而矣,因為貳進制的 1+1=10,注意此 『10』( 通常讀作壹零 ) 是代表用貳進制計算到的『2』,不是拾進制的 『十』。最後一提,若是在說笑或閒談這些語境中,改變詞義當然不算概念扭曲。





2 則留言:

  1. 順便一提, 曾見過有被稱為大師的, 在講述 "邏輯兩難" 的例子時, 也不慎犯了 "非黑即白" 的謬論. ( 參考: Bifurc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only two alternatives where others exist is called the fallacy of bifurcation. Sometimes known as the 'black and white' fallacy, it presents an 'either/or' situation when in reality there is a range of options. ) 他說的 "自古忠孝兩難全", 是排除了其他達到忠孝兩全的可能性, 也誤以為忠孝這些道德觀念只有兩個極端 ( 忠/不忠; 孝/不孝 ), 而沒有考慮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也可以有不同程度之分.

    在日常生活上, 如果因為國家大事, 自己不能在家照顧父母, 其實也可以有其他妥善的安排去照顧父母.

    回覆刪除
  2. 此外, 很難想像 "大師" 所謂的另一個 "邏輯兩難" 的例子 ( 亦即是關於大律師與見習律師的合約糾紛 ), 會發生在兩位正式讀過法律的人身上. 就算是未讀過法律的普通人, 稍有法律常識的, 或多或少都認識合同法, 而不會引起這麼搞笑的所謂糾紛, 相信所謂的糾紛很難會發生, 除非那兩位律師的學歷及專業資格是用不誠實的方法騙到的.

    回覆刪除